在讲解胆囊得了息肉该如何解决之前,家恩德仁想先问大家几个问题,如果你今年的体检报告单上忽然多出了“胆囊息肉”四个字,该怎么办?会变癌吗?要手术吗?多久复查一次?
带着疑问,今天家恩德仁就来说说它——胆囊息肉,发现它该怎么办?
什么是胆囊息肉?
家恩德仁表示,胆囊息肉医学上称之为胆囊息肉样病变,是胆囊壁向胆囊腔内突出或隆起的局限性息肉样病变的总称。虽然都叫“胆囊息肉”,但它们还是分做“真性息肉”和“假性息肉”。
常见的假性息肉是胆固醇类假性息肉,几乎占到胆囊息肉的60%,特点是多发,生长缓慢,这一类息肉基本不会癌变;
家恩德仁告诉大家,真性息肉又分为良性和恶性,常见的良性息肉是腺瘤,而恶性息肉仅占胆囊息肉的0.7%,其特点是单发,生长速度较快。
单发性胆囊息肉
多发性胆囊息肉
查出胆囊息肉后,大多数并不是真正的息肉,如果是息肉大多数也是良性的。只有少数胆囊息肉随着息肉的不断增大,可能会发生癌变,需要引起重视,因此,也别大意。家恩德仁建议大家定期检查息肉大小的变化,结合临床表现,来决定是保守诊治并随访观察,还是选择积极的手术诊治。
胆囊息肉如何定期随访?
通常选择B超做为随访检查的方法,一般每6~12月检查一次。并定期检查肝功能、血CEA、CA199、AFP等肿瘤指标检查。家恩德仁提醒大家,当胆囊息肉逐步增大、伴有上腹痛不适、疑有息肉恶变时,应进行上腹部CT平扫和增强检查,或选择上腹部磁共振(MRCP)检查进一步明确诊断。
胆囊息肉如何保守医治?
(1)原发病医治:胆囊息肉的病因仍不是很清楚,目前尚无针对性的医治方法。胆囊息肉可能与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和胆固醇代谢紊乱有关。家恩德仁认为,肥胖、吸烟、高脂血症、高胰岛素血症、肝硬化、上消化道和胆道的解剖异常,是胆囊息肉的好发因素,应积极做好上述的预防和医治。
(2)药物医治:目前尚无明确有效医治胆囊息肉的药物,口服利胆药物或中成药,可能有改善症状,并不能解决胆囊息肉。
选择保守医治还是手术医治?
当胆囊息肉小于1厘米时
(1)无任何不适:每6~12个月检查一次B超。
l 如息肉不增大,继续每6~12个月复查B超随访,少数胆固醇息肉可自行消失。
l 如息肉增长速度快,建议手术医治。
(2)有相关症状:如果伴有餐后右中上腹痛症状,并确认伴随胆囊结石、胆总管梗阻、复发性胰腺炎等有关时,建议手术医治。
当胆囊息肉大于1厘米以上时,不论是否有症状,家恩德仁都建议手术医治。
如选择手术医治,采用何方式好?
(1)无疤痕保胆取息肉术
l 术前:影像学检查。初步证实胆囊息肉无恶变迹象,胆囊功能正常,符合“保胆取息肉”适应症。
l 术后:病理检查(外科活检)。进一步证实胆囊息肉是否为“恶性”。
胆囊具有重要功能,盲目切除不可取
保胆取息肉术
(2)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
如果胆囊息肉较大、胆囊功能丧失、胆囊壁增厚、患者年龄较大时,建议选择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
(3)剖腹扩大胆囊切除术
术前高度怀疑癌变、有淋巴结转移可能、已做腹腔镜胆囊切除息肉术后病理检查发现是恶性息肉时,家恩德仁建议可按胆囊肿瘤手术方式切除胆囊及清扫周围可能的病灶。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