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痛分娩北京哪家医院好?缓解分泌那需要打好的心理战
时间: 2020年08月24日 来源: 北京家恩德仁医院
缓解分娩痛需要打好心理战在技术落后的过去,孕妇在分娩时好比过了一次鬼门关,现在技术进步了,卫生条件也改善了,分娩痛仍然无法避免。要想缓解分娩痛,除了依靠医生护士们,孕妇自己也要做好心理准备,因为,分娩也是一场心理战。
分娩到底有多痛
临到分娩前,孕妇们总是很担心分娩痛。看过影视剧里,生产时孕妇们撕心裂肺的痛苦喊叫,心里不免忐忑,到底分娩有多痛?
其实,分娩到底有多痛,不同的人疼痛的感觉不一样,感受也必然不同,道理如同小马过河。小编认为,与其询问分娩有多痛,不如多了解分娩的过程,分娩是怎样一回事,可以帮助分娩时将注意力从痛感上转移。
拉玛泽呼吸减痛法,可在分娩时将注意力集中在对呼吸的控制上,从而转移疼痛,适度放松肌肉,让婴儿顺利出生。这种方法很受孕妇们的欢迎,方法指示孕妇从怀孕7个月开始到分娩时,通过对神经肌肉控制、产前体操及呼吸技巧的训练,学习自我催眠。
做好充分的心理调适很重要。孕期的心理干预、优化、调理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此外也可以积极采用一些先进的医学科学方法进行疏导,例如生物反馈疗法。这一疗法可将定量采集的人体各项生理指标,转化为易理解的视听信息,孕妇可直观地了解自己状态的好坏及变化,从而有意识地进行自主调节,获得健康心理状态。目前,生物反馈已进入团体训练时代,应用于具有相似心理情绪人群的心理干预之中。
生孩子为什么会痛
分娩的过程,通俗讲就是把胎儿从妈妈的子宫里通过生殖道挤出来的过程,这个挤的过程,就是分娩痛的来源。
临产时,在激素的作用下软产道扩张,以利于胎儿通过。除了软产道还有骨产道,它是一个上宽下窄还略微上翘的狭窄通道,这个狭窄通道中设有重重关卡,其中有道关卡的宽度平均只有10厘米,是胎儿的必经之路。由于骨头是硬的,不会像软产道一样扩张,因而,胎儿一次面临的道路就不是平坦通直的。由于产道的狭小,胎儿要通过就需要进行一系列身体的转动才能适应骨盆的形状和大小。这一系列动作就是分娩机转中所说的:衔接、下降、俯曲、内旋转、仰伸、复位及外旋转,胎儿娩出。这一系列动作,胎儿自己是不会完成的,都是通过妈妈子宫收缩的力量和产道的反作用力巧妙完成。 无痛分娩并非人人适合
无痛分娩虽好,却不是人人都适合。在不影响产程和胎儿的原则下,专业的麻醉医师为孕妇注射予镇痛药物,阻断分娩时的痛觉神经传递,保留子宫收缩和轻微痛感。硬膜外阻滞麻醉是产科止痛有成效的方法,就是通常所说的无痛分娩,在医学上称为分娩镇痛。但是,无痛分娩,存在镇痛失败的可能。有凝血功能异常、阴道分娩禁忌症、椎管内麻醉禁忌症的孕妇,就不可以采用此方法。
温馨提示:如果分娩痛因为个体差异而无法避免,那么孕妇分娩时,可以通过心理调试,来尽可能的缓解分娩痛。在生产过程中,胎儿会因为子宫的收缩和挤压,完成转身、低头和抬头的过程,这个过程也是胎儿在母体学习做人的过程。当孕妈妈无法忍耐分娩痛时,可以设想痛苦的过程正是自己教会胎儿的一堂课,也是重要的一堂课,正是自己的勇敢和信心鼓励胎儿勇往直前,所以,这场仗就是心理战,一定要打赢。
医生团队 DOCTOR TEAM
刘家恩
院长
刘家恩博士1977年进入湖北医科大学医疗系(现武汉大学医学部),1982年获湖北医科大学医学学士学位。1985年获湖北医科大学妇产科硕士学位。1989年赴比利时留学,1991年获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生物医学硕士学位。1995年获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生物医学博士学位。1992年-1995年任该大学医学院生殖医学中心卵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实验室(该实验室是ICSI技术的创始机构)首席主任和胚胎着床前遗传病诊断(PGD)实验室主任;1995年-2002年任美国大巴尔的摩医学中心人工辅助生殖中心主任和PGD室主任。2003年被聘为武汉大学教授。 刘家恩博士长期从事不孕不育症的治疗和试管婴儿工作。在国际著名学术刊物上发表论著76篇,有多项国际首创技术,例如:世界首例植入前胚胎DMD诊断技术、睾丸精子体外培养成熟技术、世界首例将ICSI应用于PGD、超快速植入前胚胎单细胞DNA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植入前胚胎单细胞重复DNA荧光原位杂交技术等。 ...
张为远
主任医师
张为远教授30多年来主要从事围产保健、高危妊娠管理、妊娠合并症和并发症处理及产前咨询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先后承担国家和省部级重大科研课题26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460余篇。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三等奖12项,1992年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0年评为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已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一百余人。 擅长项目 高危妊娠管理; 产科出血及妊娠合并症; 产科并发症的诊治。...
孙志华
主任医师
硕士学位,主任医师,教授。北京市朝阳区妇幼保健院副院长,意大利锡耶纳大学医院访问学者。 从事妇产科临床工作30余年,对妇产科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积累丰富的经验,特别是对高危妊娠管理提出(早预测、早预防、早预案、早演练、早预警、早诊断、早治疗、早康复)“八早”管理模式即系统-整体管理模式,能够显著降低或控制高危妊娠风险;对妇科微创手术(包括腹腔镜手术,宫腔镜手术,经阴道手术等)有独到的经验;对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早期诊治与康复有独到的见解。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撰写医学论著两部:《医学微生物与优生优育》,《瘘外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