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新冠病毒后,为什么会咳嗽漏尿?
时间: 2023年01月16日 来源: 北京家恩德仁医院
感染新冠病毒后为什么咳嗽漏尿?
最近很多女性来家恩德仁医院咨询,感染新冠病毒后咳嗽,导致漏尿现象的发生,还有一部分人以前没有漏尿症状,但这次感染后咳嗽严重,因而出现了漏尿的情况。有的朋友说自己“漏尿漏到怀疑人生”,甚至认为漏尿比患新冠更让人沮丧不安。
难道新冠病毒,还会引起女性尿失禁吗?
答案肯定是否定的。感染新冠并不是引起尿失禁的原因,但是病毒感染引起的咳嗽却可能引起或加重咳嗽、大笑、跑跳时漏尿的现象,影响日常生活。
咳嗽时不自主漏尿是压力性尿失禁的表现,压力性尿失禁是打喷嚏、咳嗽、大笑或运动等腹压增加时出现不自主的漏尿,但不是由逼尿肌收缩压或膀胱壁对尿液的张力压所引起。其特点是正常状态下无漏尿,而腹压突然增加时尿液自动流出。
几乎所有的下尿路症状及许多的阴道症状都可见于压力性尿失禁。腹压增加下不自主溢尿是最典型的症状,而尿急、尿频,急迫性尿失禁和排尿后膀胱区胀满感亦是常见的症状。80%的压力性尿失禁患者伴有阴道膨出。
妊娠压迫、分娩损伤、雌激素水平下降、长期增加腹压的慢性疾病,如长期咳嗽、便秘、肥胖等都有可能造成。
对于原本就存在盆底功能障碍的女性而言,感染新冠病毒后的咳嗽导致了腹压增加。有些患者平时也会轻微咳嗽,并没有漏尿的症状,但是感染新冠后,严重咳嗽会使腹压加大,冲击到盆底的压力增加,所以就出现了漏尿现象。
由于新冠感染后病程较长,咳嗽的前一、二天患者可能没有什么感觉,但是随着咳嗽的加重和时间的推移,对盆底的冲击力和作用时间都加大了。盆底肌的功能因而受到严重影响,负荷过大、无力、松弛等症状会导致原有的漏尿问题更加严重。
发热期间身体消耗很大,进食也少,全身肌肉相应的都受到影响。酸痛、无力,肌肉代谢功能下降,盆底肌也同样受到一定的影响,所以对外界的一点压力变化都会做出反应。
感染新冠病毒就像一块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试金石,让那些原本对这方面的问题不太重视的女性,也认识到了盆底康复的重要性。

02如何评估和治疗盆底功能障碍疾病?
评估方法:
盆底电生理检查
盆底电诊断是指通过探测、记录和分析盆底神经及肌肉生物电活动来诊断疾病的方法。通过采集分析盆底肌群在进行一系列收缩和放松指令时盆底肌肉的肌电信号,对整个盆底肌的快、慢肌功能进行评估,及时发现盆底组织损伤情况。
盆底超声检查
盆底超声检查为诊断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特点为实时、简便、准确性高,可在患者未出现临床症状前及时发现盆底结构形态变化,进行早期诊断。治疗方法:
凯格尔训练+阴道哑铃
凯格尔运动被称为盆底功能锻炼、会阴收缩运动,主要是对阴道、尿道、肛门附近肌肉锻炼,以增强盆底肌力及尿道括约肌张力,帮助逼尿肌、括约肌之间平衡的恢复,促进排尿。这些肌肉从耻骨后方向前方伸展,并包围 阴道口和直肠。加强训练耻尾肌可以促进尿道和肛门括约肌的功能,防止肛门失禁等多种疾病。凯格尔运动,动作简单,基本不受场所限制,主观能动性强。
阴道哑铃训练可以提升盆底肌肉的肌力,它还能帮助患者感受到盆底肌正确的发力状态,与凯格尔训练结合,能更好助力盆底康复,缓解漏尿问题。
电刺激+生物反馈
基于神经肌肉电刺激、生物反馈训练的盆底治疗,生物电刺激可使盆底肌肉的张力、收缩力有一个良好的改变。电刺激治疗经常应用于尿失禁的治疗中,通过肛门或阴道插入电极,以间歇性电流刺激盆底肌肉,刺激加强了盆底的收缩能力,改善膀胱排尿的功能。并且可刺激尿道外括约肌收缩,其可加强控尿能力。
生物反馈训练,将表面肌电信号转变为可见的图形和可听的声音,指导盆底肌进行正确的收缩和放松训练,更准确、更高效的重建盆底功能。

家恩德仁在盆底修复方面很有经验,有物理康复:凯格尔盆底肌力训练+特色物理疗法;光电治疗:生物反馈+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CO2(菲蜜丽)超脉冲激光整复;盆底重建术、抗压力性尿失禁手术等多种方法。
对于没有进行过盆底肌电生理评估的女性,建议您来家恩德仁医院进行相关评估,专业医生会通过制定合理的、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帮助您远离尿失禁带来的痛苦。

北京家恩德仁医院 妇科医生 赵娜
从事妇产科工作近20年,原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妇产科医生,熟练掌握妇产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处理。擅长各种妇科炎症,不孕症,宫颈病变,月经不调,女性不孕症,盆底功能障碍、多囊卵巢综合征,子宫肌瘤,卵巢囊肿,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妇科疾病的诊断及治疗,同时对于生理妊娠、病理妊娠、孕期保健、产褥期问题等也有丰富的经验。
擅长项目:各种妇科炎症,不孕症,宫颈病变,月经不调,多囊卵巢综合征,子宫肌瘤,卵巢囊肿,子宫内膜异位症等;产后康复、女性私密健康及整形方面的专业性指导。
医生团队 DOCTOR TEAM
刘家恩
院长
刘家恩博士1977年进入湖北医科大学医疗系(现武汉大学医学部),1982年获湖北医科大学医学学士学位。1985年获湖北医科大学妇产科硕士学位。1989年赴比利时留学,1991年获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生物医学硕士学位。1995年获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生物医学博士学位。1992年-1995年任该大学医学院生殖医学中心卵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实验室(该实验室是ICSI技术的创始机构)首席主任和胚胎着床前遗传病诊断(PGD)实验室主任;1995年-2002年任美国大巴尔的摩医学中心人工辅助生殖中心主任和PGD室主任。2003年被聘为武汉大学教授。 刘家恩博士长期从事不孕不育症的治疗和试管婴儿工作。在国际著名学术刊物上发表论著76篇,有多项国际首创技术,例如:世界首例植入前胚胎DMD诊断技术、睾丸精子体外培养成熟技术、世界首例将ICSI应用于PGD、超快速植入前胚胎单细胞DNA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植入前胚胎单细胞重复DNA荧光原位杂交技术等。 ...
张为远
主任医师
张为远教授30多年来主要从事围产保健、高危妊娠管理、妊娠合并症和并发症处理及产前咨询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先后承担国家和省部级重大科研课题26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460余篇。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三等奖12项,1992年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0年评为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已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一百余人。 擅长项目 高危妊娠管理; 产科出血及妊娠合并症; 产科并发症的诊治。...
孙志华
主任医师
硕士学位,主任医师,教授。北京市朝阳区妇幼保健院副院长,意大利锡耶纳大学医院访问学者。 从事妇产科临床工作30余年,对妇产科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积累丰富的经验,特别是对高危妊娠管理提出(早预测、早预防、早预案、早演练、早预警、早诊断、早治疗、早康复)“八早”管理模式即系统-整体管理模式,能够显著降低或控制高危妊娠风险;对妇科微创手术(包括腹腔镜手术,宫腔镜手术,经阴道手术等)有独到的经验;对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早期诊治与康复有独到的见解。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撰写医学论著两部:《医学微生物与优生优育》,《瘘外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