髌骨软骨症、滑膜炎、关节炎……运动康复各有门道!

时间: 2025年08月25日        来源: 北京家恩德仁医院

“医生,我膝盖一活动就痛,是不是得关节炎了?”


在康复医学科门诊,膝盖疼痛是最常见的主诉之一。然而,背后的原因可能大不相同——髌骨软骨损伤、滑膜炎、关节炎、半月板损伤等……它们的运动康复原则既有相通之处,更有天壤之别。用错方法,可能越练越伤哦~


快速认识这几个膝盖“杀手”


人未老,膝盖先疼。

髌骨软骨软化

膝盖骨(髌骨)下方的软骨因摩擦、撞击而磨损、软化、破裂,导致上下楼、下蹲、久坐后起身时膝盖前方疼痛,常有“咯吱”声。


滑膜炎

膝关节内衬的“滑膜”组织发炎、渗出,导致关节肿胀、积液,出现膝盖肿胀、皮温升高、疼痛,活动时加重,常由过度使用、创伤或感染引起。


关节炎

关节软骨全面磨损、退化,甚至骨质增生(骨刺形成)。活动时痛,休息可缓解;后期可能出现关节变形、活动受限。


因病施“训”,运动康复


尽管病因不同,但三者康复都围绕以下核心目标:

1.减轻疼痛与炎症:这是所有康复的第一步。

2.增强肌力:特别是大腿前侧的股四头肌,它是膝关节的“天然护膝”。

3.改善关节活动度:预防僵硬,维持正常功能。


NO.1髌骨软骨症:重在“平衡”

由于髌骨外移、倾斜,导致软骨局部过度磨损。因此,在康复中,重点在于抑制紧张的外侧肌肉,激活无力内侧肌肉,纠正力线。

对此,一是进行动作模式再教育,训练深蹲(忌大量身深蹲)、上下楼梯时保持膝盖对准第二、三脚趾,避免膝内扣。二是推荐直腿抬高、靠墙静蹲、坐位伸膝等无痛或微痛范围内的训练。


NO.2滑膜炎:循序渐进

滑膜炎要注意两个时期,分别对待。

急性期:关肿胀、疼痛明显,此时PRICE原则(保护、休息、冰敷、加压、抬高)是护理的金标准!绝对禁止负重训练和热敷,以免加重炎症。

恢复期:肿胀消退,可以尝试从非负重开始,先进行仰卧位的直腿抬高、脚踝泵、腘绳肌等长收缩等,确保不刺激关节。逐渐增加靠墙静蹲、水中行走,最后再恢复到慢跑等。

每次训练后即使感觉尚可,也建议冰敷10-15分钟以预防炎症复发。


NO.3关节炎:低冲击与稳定性

关节炎的核心问题是软骨磨损,缓冲能力下降,关节稳定性差。因此,康复核心在于低冲击性有氧运动,比如游泳、水中行走、骑固定自行车等运动,既能增强心肺、消耗热量,又能避免关节剧烈撞击。

为了给关节提供稳定的动力,进行力量训练时要温和,采用中小负荷、多次数,强化股四头肌和臀肌。

运动后疼痛不应持续超过24小时。如果超过,说明运动量过大,下次应减量。


膝盖疼痛,诊断先行。无论是哪种原因引起的膝痛,在开始任何运动康复计划之前,最重要的第一步是咨询专业的骨科医生或康复治疗师,获得明确诊断和个性化指导。


记住一个黄金法则:运动康复过程中,任何运动都不应引起或加剧疼痛哦!

医生团队 DOCTOR TEAM

查看更多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