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恩德仁紧急支援北京朝阳区核酸检测,再次彰显大企风范
时间: 2021年01月11日 来源: 北京家恩德仁医院
在北京疫情卷土重来的关键时刻,家恩德仁抗疫支援队再度“出山”,积极抗疫。
近日,北京疫情出现多点散发零星病例状况,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防控工作面临考验。特殊时刻,阻断疫情的第一步就是扩大核酸检测范围,确保“应检尽检”,疫情防控刻不容缓。
12月26日早上5点,家恩医疗北京家恩德仁医院接到了朝阳区卫健委的紧急通知,要立刻抽调核酸采样人员支援小区核酸排查。院领导高度重视,在短时间内,迅速组织了由20名医务人员组成的核酸采样队伍,分为2个梯次,紧急奔赴朝阳指定小区,连续两天进行小区全面核酸采样工作。
2个小时 披甲上阵
从接到任务到集结出发,家恩德仁没有丝毫犹豫,仅仅只用了2个小时。他们迅速安排好手中的工作,参加支援。有的还在北京邻近城市,接到通知后,第一时间立刻赶回。有的身体状况不佳,但依然坚持参加这次任务。当集结的号角吹起,他们挺身而出,带着家恩人严谨精湛的医学风范和不怕苦、不怕累、勇于担当的职业精神,投入到抗疫战斗中,保证完成任务,守护首都安全。

不畏严寒 坚守“疫”线
家恩德仁的医护人员,具有丰富的户外工作和上门核酸采集经验。支援队伍到达目的地后,带队队长现场进行工作分工,大家有条不紊搬运分发防护物资,完成隔离衣、护目镜等防护物资穿戴、密封检查和消毒,以最快速度进入工作状态。

防护物资穿戴密封检查
北京的12月,天气格外寒冷。在户外只有简易的单层帐篷,敞着大口。家恩德仁支援队员们在这样的的环境下连续工作12个小时,冷了,就跺跺脚,渴了,忍着,没有一个人喊苦喊累。她们在清冷的户外熟练迅捷得采样,最大效率得完成任务。每快一分钟,居民在寒天里排队等候就少一分钟。

而每进行一例采样,医务人员都要进行手部消毒。手上本就微薄的热量也要被消毒剂快速蒸发带走,再被寒风一吹,冰冷僵木。几乎每个人都会用力合击拍拍手,握握拳抓一抓,让手部快速有点知觉,以便灵活的进行采样操作。护目镜也逐渐被水蒸气模糊,凉凉得还影响视线,但这些都无所谓。

小区核酸检测采样在户外有序进行,小区居民自觉排好队,没有人抱怨,有的只是对医护人员辛勤工作的感激。还有热心的小朋友拉着爸妈,特意拿来了两大袋可爱的暖宝宝,专门送到采集人员的手中,医护又婉谢转递给值班的保安,保安说什么也要回赠哪怕一个。这暖暖的情意,温暖了每一个人的内心。

热心居民送来的可爱暖宝宝
家恩德仁姚雷大夫说道,“这是我第二次参加核酸采样支援,只是做了应该做的,下次还会参加”。刘学辉大夫直言,“只要有需要,我义不容辞”。长海表示,“参加支援可以为疫情防控做点事情,我感到很自豪。”
“能够尽我所能为抗击疫情出一份力,非常有意义,我也很快乐”,家恩德仁柴柴坦言。

“疫”无反顾 北京加油
抗击疫情 家恩德仁随时准备着
目前,疫情防控工作已经进入常态化,不容大意,要做好较长时间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工作准备。抗击疫情,家恩德仁时刻准备着,支援核酸检测排查,支援社会疫情防控。国家无恙,我们的家才会安宁,守护北京的安康,是我们的责任与义务。北京,加油。
这次支援
共采集数千例核酸检测标本
没有华丽的词藻
只有务实的作风
这就是家恩德仁的精神
更是我们赖以信任的白衣天使
每个时代
都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
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
家恩德仁医护人员也只是凡人
在防疫一线的工作者也是凡人
愿疫情的阴霾早日散去
一线的医务人员
防疫工作者早日平安回家
希望在新的一年
万物更新、疫情消失
家恩德仁愿天下平安 、国泰民安
医生团队 DOCTOR TEAM
刘家恩
院长
刘家恩博士1977年进入湖北医科大学医疗系(现武汉大学医学部),1982年获湖北医科大学医学学士学位。1985年获湖北医科大学妇产科硕士学位。1989年赴比利时留学,1991年获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生物医学硕士学位。1995年获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生物医学博士学位。1992年-1995年任该大学医学院生殖医学中心卵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实验室(该实验室是ICSI技术的创始机构)首席主任和胚胎着床前遗传病诊断(PGD)实验室主任;1995年-2002年任美国大巴尔的摩医学中心人工辅助生殖中心主任和PGD室主任。2003年被聘为武汉大学教授。 刘家恩博士长期从事不孕不育症的治疗和试管婴儿工作。在国际著名学术刊物上发表论著76篇,有多项国际首创技术,例如:世界首例植入前胚胎DMD诊断技术、睾丸精子体外培养成熟技术、世界首例将ICSI应用于PGD、超快速植入前胚胎单细胞DNA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植入前胚胎单细胞重复DNA荧光原位杂交技术等。 ...
张为远
主任医师
张为远教授30多年来主要从事围产保健、高危妊娠管理、妊娠合并症和并发症处理及产前咨询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先后承担国家和省部级重大科研课题26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460余篇。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三等奖12项,1992年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0年评为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已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一百余人。 擅长项目 高危妊娠管理; 产科出血及妊娠合并症; 产科并发症的诊治。...
孙志华
主任医师
硕士学位,主任医师,教授。北京市朝阳区妇幼保健院副院长,意大利锡耶纳大学医院访问学者。 从事妇产科临床工作30余年,对妇产科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积累丰富的经验,特别是对高危妊娠管理提出(早预测、早预防、早预案、早演练、早预警、早诊断、早治疗、早康复)“八早”管理模式即系统-整体管理模式,能够显著降低或控制高危妊娠风险;对妇科微创手术(包括腹腔镜手术,宫腔镜手术,经阴道手术等)有独到的经验;对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早期诊治与康复有独到的见解。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撰写医学论著两部:《医学微生物与优生优育》,《瘘外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