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爱之名,为爱出发——家恩德仁健走队圆满完成2020北京善行者活动
时间: 2020年10月28日 来源: 北京家恩德仁医院
2020年10月,北京的天气比往年冷很多
家恩德仁与这样一群人相聚一起,共同做一件暖心的事
10月17日清晨的居庸关,热闹异常,来自北京各个行业的共计837支代表队相聚这里,他们作为“爱心使者”开启了“2020北京·善行者”公益徒步行活动的序幕,家恩德仁代表队“德仁健走队”也参与其中。
善行者是中国扶贫基金会于2014年发起的一项徒步筹款活动。善行者鼓励大家4人组成一队,日夜兼程共同克服困难,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里程的徒步挑战,以“每一步都会带来改变”的信念,动员身边的人以实际行动支持公益,助力贫困地区儿童全面发展。
活动参与者要完成徒步和筹款两项挑战,既要在规定的时间完成徒步挑战,又要在行走过程中,宣传善行者使命——给贫困地区孩子们建造爱心厨房,向身边的朋友或陌生人开口筹款,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在学校里能吃上健康、卫生的热乎饭菜。

(2020北京善行者的规定徒步路线,38.3公里)
家恩德仁善行之旅
公益的路上,从来都有家恩德仁的身影,投身公益亦是家恩德仁20载来一直努力前行并回馈社会的追求。得知2020善行者活动开启后,家恩德仁有4位爱心使者立即报名组成了“家恩德仁健走队”。
善行者徒步活动对于家恩德仁健走队来说,充满了挑战和意义。活动每个点都要集体打卡,为了确保全队能在规定时间完赛,家恩德仁健走队的每一位成员根据自身情况提前开始了体能训练。早上起床的时间提前了一个小时,为了是增加有氧运动的时间;日常下班的交通方式从汽车换成了步行,来加强耐力训练;小姑娘的周末逛街约会也改成公园绕行约会,当然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任务就是每位成员都在身体力行地介绍“善行者”活动,筹集募捐善款,让更多的人了解公益善行并加入进来。
家恩德仁麻醉医生姚大夫,平时酷爱户外运动,自行车骑行路线几乎绕满了中国地图,包括宝岛台湾。丰富的户外经历,使他自然而然地成为了当仁不让的队长。在他眼里,“勿以善小而不为,积土成山,积水为海,能帮助到需要帮助的人,就是对的事”。善行起源于人们心里的善念,公益无大小,处处可善举。
健走队最壮小伙儿长海,是家恩德仁供应消毒中心的护士,身为健身达人的他,每天撸铁加有氧,想一口气冲击38公里,但集体打卡的赛制让他必须全程和团队一起走完。他直言善行健走好玩又有意义,既打卡全新的远程徒步之旅,霸屏朋友圈运动步数,也是一个加深团队和自我了解的机会,想着每一步都可以带来改变,帮助到别人,更是一身劲头走完全程。
“心无边,行有度,爱无界”,这句话诠释了善行者活动的意义,却也是家恩德仁健走队两位最美女队员在完成徒步后最真切的感受。徒步38.3km的山路是两位女队员人生中的第一次挑战,需要攀登长城烽火台的石阶路,穿行山间泥土小路,排队通过山群间的独行过道,对她们来说是面临精神和体能上的双重挑战。连续几十公里后,体力开始透支,腿抽筋打软,脚磨出了多个水泡,水泡又被磨破,破裂的泡液和汗水夹杂在一起,加剧了痛感......在感觉体能快要坚持不下去的时候,来自队员的鼓励加油和相互搀扶,让自己重获前行的动力。一程又一程,最终家恩德仁健走队全体队员一起抵达终点。
家恩德仁为爱善行 一往无前


Go!Go!Go!
互助互爱,强力后援全程助力
疲惫时来自队友的鼓励,腿抽筋时得到队友的康复协助,还有后援团全程周到的关怀陪伴,以及帮助贫困山区孩子的坚定信念,是这些力量鼓舞着家恩德仁健走队,从清晨到夜幕降临历时10小时,走完了38.3公里全程山路,抵达终点。
夜幕下,2020北京善行者公益徒步活动圆满结束,本次活动中家恩德仁健走队与其他善行者共同募集到公益款共计3,251,265元,全部用于捐赠贫困地区孩子的爱心厨房。

抵达终点,棒棒哒
善行者活动结束后,家恩德仁健走队的医护队员虽然很疲惫,消耗了很多体能,但第二天准时出现在工作岗位上,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善行者顺利完赛并非终点,人生的路需要不断的行走,充满活力与挑战的人生,才更充实、更有意义,爱的善行,永不止步。
医生团队 DOCTOR TEAM
刘家恩
院长
刘家恩博士1977年进入湖北医科大学医疗系(现武汉大学医学部),1982年获湖北医科大学医学学士学位。1985年获湖北医科大学妇产科硕士学位。1989年赴比利时留学,1991年获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生物医学硕士学位。1995年获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生物医学博士学位。1992年-1995年任该大学医学院生殖医学中心卵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实验室(该实验室是ICSI技术的创始机构)首席主任和胚胎着床前遗传病诊断(PGD)实验室主任;1995年-2002年任美国大巴尔的摩医学中心人工辅助生殖中心主任和PGD室主任。2003年被聘为武汉大学教授。 刘家恩博士长期从事不孕不育症的治疗和试管婴儿工作。在国际著名学术刊物上发表论著76篇,有多项国际首创技术,例如:世界首例植入前胚胎DMD诊断技术、睾丸精子体外培养成熟技术、世界首例将ICSI应用于PGD、超快速植入前胚胎单细胞DNA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植入前胚胎单细胞重复DNA荧光原位杂交技术等。 ...
张为远
主任医师
张为远教授30多年来主要从事围产保健、高危妊娠管理、妊娠合并症和并发症处理及产前咨询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先后承担国家和省部级重大科研课题26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460余篇。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三等奖12项,1992年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0年评为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已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一百余人。 擅长项目 高危妊娠管理; 产科出血及妊娠合并症; 产科并发症的诊治。...
孙志华
主任医师
硕士学位,主任医师,教授。北京市朝阳区妇幼保健院副院长,意大利锡耶纳大学医院访问学者。 从事妇产科临床工作30余年,对妇产科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积累丰富的经验,特别是对高危妊娠管理提出(早预测、早预防、早预案、早演练、早预警、早诊断、早治疗、早康复)“八早”管理模式即系统-整体管理模式,能够显著降低或控制高危妊娠风险;对妇科微创手术(包括腹腔镜手术,宫腔镜手术,经阴道手术等)有独到的经验;对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早期诊治与康复有独到的见解。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撰写医学论著两部:《医学微生物与优生优育》,《瘘外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