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9对比扎心了?从今往后家恩德仁,给你不可思议的全新蜕变
时间: 2019年12月09日 来源: 北京家恩德仁医院
大概是因为接近年末,北京家恩德运医院的朋友圈突然刮起一阵#2017和2019的对比#。
其实类似的梗一直都有,以前大家也会在年末的时候和以前的自己做个对比,只是这次改成了两年,而且晒图方式也很简单。不知道你有没有参与这个扎心的游戏?当然,北京家恩德仁医院发现很多人兴致勃勃地参与了:
晒颜值的
晒宠物的
当然还有“人间真实2017-2019”
两年胖了20多斤,没有一顿饭是无辜的
果然没有人能逃过脱发的花式摧残
2017-2019,三年间你有什么变化吗?
小王(化名),27岁,2017年,我是只自卑的丑小鸭。2019年,我想我是一只蜕变中的白天鹅。

2017年,其实没有留下什么照片。因为我的面容下垂和凹陷,带给我不符合年龄的憔悴感。后来我发现,年纪轻轻就一脸憔悴?归根结底一个字:垂!由于苹果肌整体下滑导致我的鼻唇沟加深,同时嘴角下垂,两道木偶纹非常明显。下垂的连带效应导致面部形成了纹路的同时,也形成了凹陷。脸上简直是一个大写的“丧”字。

而这些,也严重影响到我的正常生活:为了遮盖太阳穴凹陷,我不得不常年保持被同事笑成“半永久”的bob头;朋友会用我苦相脸做成各种表情包;我开始变得有些抑郁、甚至拒绝社交,直到2019年8月,闺蜜的介绍下,我来到了北京家恩德仁医院。我简单表达了自己的诉求:看上去更精神、更饱满,脸部更充盈更柔和。医生很好地get到了,并为我量身定制了“蜕变方案”:玻尿酸注射+热提拉Plus。
第一次注射完玻尿酸坐地铁回家,透过玻璃窗看到自己隐隐约约柔和、精神的面容,真的是开心到雀跃。
尽管生活有时一地鸡毛,但想想这张脸还算紧致,皮肤还算细腻,就觉得这一年过得还不错。是啊,当你有了对抗衰老下垂的能力,有了更精致的外在,对自己更多的热爱,仅仅是年龄增长,别的都不长,那还有什么好怕的呢?
2019年,我们已经是幸福的三口之家。
好孕多磨,结婚7年自然备孕4年,我到现在还清晰记得2018年11月28日下午三点,我们在北京家恩德运医院主任办公室,老公拿着写着宫内单孕囊、可见胎心搏动的B超单,我们俩紧紧抓着对方的手默默地流泪、说不出一句话的场景。
也许是太明白宝贝来之不易,我开始小心翼翼、甚至敏感焦虑。老公看出了我的不安,在主治医生的建议下,为我预定了北京家恩德仁医院的“移植后十四日安享套餐”。
家庭式的病房设计让我或多或少缓解了对医院的恐惧,医护团队24小时不掉线呵护,专业心理咨询师“陪聊”,每天不重样的配餐好吃又营养,让我渐渐忘了自己是一名求子五年,艰难成功的孕妈妈。
本着对北京家恩德仁医院医护团队的信任,我们后来又订了“产前检查+自然分娩+母婴优享”套餐,整个孕期+月子期轻松而舒心。尤其推荐套餐中的产后康复塑型项目,简直不要太赞!产后半个月就恢复到产前状态,来看娃的朋友说根本看不出来我是刚卸了货的人~
2017-2019,变化的是年轮,不变的是初心,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2017到2019,北京家恩德仁医院从无到有,从有到优,怀揣着的初心和使命,始终不变。无论你是“自卑的丑小鸭”,还是紧张焦虑的“准妈妈”,在北京家恩德仁医院你都能得到专业而安心的呵护。
医生团队 DOCTOR TEAM
刘家恩
院长
刘家恩博士1977年进入湖北医科大学医疗系(现武汉大学医学部),1982年获湖北医科大学医学学士学位。1985年获湖北医科大学妇产科硕士学位。1989年赴比利时留学,1991年获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生物医学硕士学位。1995年获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生物医学博士学位。1992年-1995年任该大学医学院生殖医学中心卵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实验室(该实验室是ICSI技术的创始机构)首席主任和胚胎着床前遗传病诊断(PGD)实验室主任;1995年-2002年任美国大巴尔的摩医学中心人工辅助生殖中心主任和PGD室主任。2003年被聘为武汉大学教授。 刘家恩博士长期从事不孕不育症的治疗和试管婴儿工作。在国际著名学术刊物上发表论著76篇,有多项国际首创技术,例如:世界首例植入前胚胎DMD诊断技术、睾丸精子体外培养成熟技术、世界首例将ICSI应用于PGD、超快速植入前胚胎单细胞DNA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植入前胚胎单细胞重复DNA荧光原位杂交技术等。 ...
张为远
主任医师
张为远教授30多年来主要从事围产保健、高危妊娠管理、妊娠合并症和并发症处理及产前咨询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先后承担国家和省部级重大科研课题26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460余篇。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三等奖12项,1992年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0年评为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已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一百余人。 擅长项目 高危妊娠管理; 产科出血及妊娠合并症; 产科并发症的诊治。...
孙志华
主任医师
硕士学位,主任医师,教授。北京市朝阳区妇幼保健院副院长,意大利锡耶纳大学医院访问学者。 从事妇产科临床工作30余年,对妇产科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积累丰富的经验,特别是对高危妊娠管理提出(早预测、早预防、早预案、早演练、早预警、早诊断、早治疗、早康复)“八早”管理模式即系统-整体管理模式,能够显著降低或控制高危妊娠风险;对妇科微创手术(包括腹腔镜手术,宫腔镜手术,经阴道手术等)有独到的经验;对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早期诊治与康复有独到的见解。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撰写医学论著两部:《医学微生物与优生优育》,《瘘外科学》 ...